去臺灣旅遊租車好嗎?他提問遭南韓人勸退「真的累」 點名1交通工具超方便

去臺灣旅遊租車好嗎?他提問遭南韓人勸退「真的累」 點名1交通工具超方便

有南韓網友表示,他去臺灣旅遊想租車趴趴走,並詢問難易度如何,結果被其他人勸退。圖/路透社資料照

不少外國旅客會來臺灣自由行,但語言障礙和轉乘交通的難度,會讓有些人擔憂。日前有南韓網友表示,他想趁着假期帶家人去臺灣旅遊,但因爲是家庭旅行,想前往一些特殊景點不可能都用走路,勢必需要租車,但他查一下臺灣道路看起來好像很難開,因此感到卻步,併發文詢問其他人「在臺灣開車的難度如何」?貼文曝光掀起一陣討論,不少南韓網友紛紛勸退原PO,並說明理由。

我能複製一切技能

旺报社评》制度型开放需具体措施

有南韓網友在論壇theqoo發文表示,他近期規劃要帶全家人去臺灣旅遊,但考量移動方便性,還是租汽車趴趴走最方便,而且一些景點不可能光靠走路和搭乘大衆運輸就能到達,但他上網查一下臺灣道路街景卻感到卻步,「我瀏覽了一下,道路看起來很難啊」,併發文詢問其他南韓網友,是否有人去臺灣租車旅遊,「我想知道難度怎麼樣」。

日本修正外國使用者名單 增列中國大陸核武研發機構

貼文曝光後引發一陣討論,一些曾去臺灣旅遊的網友勸原PO別租車,「在臺灣開車比較困難,巷子窄、機車又多,有些機車車主開得有點兇,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我去國外的話會仔細看看能不能開車,偶爾也會在國外開車,但在臺灣看起來不容易嗚嗚嗚」、「在臺灣開車真的很累…這是我這次去完的感受,而且我還目睹了一場機車車禍」。

在留言中,有些人建議原PO去臺灣搭計程車最方便,「你就搭計程車旅遊吧」、「我去的時候是叫了一輛計程車」、「我覺得臺灣計程車的旅遊價格便宜,服務也很好,你可以聯絡當地的旅行社。如果不介意不溝通的話,其實臺灣一些大型火車站附近有很多計程車司機在等候」。

綠協攜手新竹市 揭牌永續辦公室及發表VLR2.0

群光11月营收续守80亿大关 Q4营收将略低于Q3

林智堅撤台大訴願、陳明通發聲明抱屈 台大回應了

菲律賓巴士行經「殺手彎道」失控墜崖! 至少28乘客死亡

菲律賓巴士行經「殺手彎道」失控墜崖! 至少28乘客死亡

▲菲律賓巴士墜崖造成至少28人死亡。(圖/翻攝自X)

花与你的迷

颐宫效应 餐饮外送掀烤鸭大战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菲律賓一輛滿載53人的巴士5日行經中部安蒂克省(Antique)一處山區的「殺手彎道」時,不慎墜入山谷之中,造成至少28人死亡,目前救援工作仍在進行當中,不排除死亡人數可能還會上升。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安蒂克省長卡蒂歐(Rhodora Cadiao)表示,有一輛巴士5日行經當地哈密蒂克市(Hamtic)山區時,疑似因轉彎時失控,整輛車墜入山谷之中,目前已造成28人死亡,由於搜救工作仍在進行,加上有許多重傷患者還在醫院搶救,不排除死亡人數恐還會上升。

至尊重生

TINGNAN | Nahulog sa bangin ang isang Ceres bus sa Barangay Igbucagay, Hamtic, Antique ngayong Martes ng hapon.Ayon sa report, mayroong 53 pasahero kung saan 25 diumano ang nasawi kabilang ang driver at konduktor.Ang nasabing bus ay mula sa Iloilo City at patungo sa hilagang… pic.twitter.com/KCLJuFhzmX

卡蒂歐表示,意外發生的地區被當地人稱作「殺手彎道」(killer curve),由於崎嶇的地形,該地區已經發生過許多事故,「這起意外也讓公共工程和公路部再次注意到此處,因爲工程設計可能有問題。」

有一名倖存者說,司機在巴士抵達山區高速公路前有檢查車輛,但疑似在轉彎時失去控制。卡蒂歐指出,目前還有許多乘客尚未被救出,而死亡的乘客中,有25人死於猛烈撞擊,有3人在醫院內死亡,包含巴士司機與其助手。

LOOK: Sixteen passengers of a bus that fell off a cliff in Hamtic, Antique, on Tuesday, Dec. 5, are confirmed dead, the Antique provincial government discloses. The bus has an estimate of more than 50 people on board.The Provinci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fice… pic.twitter.com/4ZKK6czqc4

马文君遭爆违建!坐拥埔里「700坪庄园」 南投县府回应了

李沃墙/解读经济数据宜「见林又见树」

天域神座 小说

熱心民眾全聯「聲援收銀」反被打 他出手壓制暴力男等警來抓

俄國少將誤踩「自家人埋的地雷」當場炸死! 無辜命喪烏克蘭

俄國少將誤踩「自家人埋的地雷」當場炸死! 無辜命喪烏克蘭

婆婆堅持論輩不論歲!逼孩子喊大伯女兒「姐姐」 人妻無言:明明大三個月

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 小说

▲俄軍北方艦隊第14軍副司令札瓦斯基據傳命喪赫爾鬆。(圖/路透)

步步向上

海外求職騙局魔爪 馬來西亞年輕人慘痛印記

記者王佩翊/編譯

俄羅斯軍隊一名少將疑似在烏克蘭前線因誤觸自家人所設置的地雷而被炸死,成爲俄國在俄烏戰爭中殉職的第7名將領。俄羅斯佛洛尼斯州州長古塞夫也證實了這項死訊。

DJ SODA招牌短发不见了!「紫色长发仙气逼人」小S惊呼:太漂亮了

根據《基輔郵報》報導,俄羅斯又有一名將領在烏克蘭前線陣亡,罹難的是北方艦隊第14軍副司令札瓦斯基(Vladimir Zavadsky)。根據最初的報導指出,札瓦斯基在前線戰鬥中喪命。

消息傳回俄羅斯,佛洛尼斯州(Voronezh)州長古塞夫(Aleksandr Gusev)在Telegram表示哀悼稱,「椎心之痛。北方艦隊第14軍副司令札瓦斯基少將在特別行動區的哨站犧牲了。」

全世猫

札瓦斯基的母校莫斯科高等聯合兵種指揮學校也在網路上證實死訊,不過目前相關文章已被刪除。

如今卻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札瓦斯基並非死於敵人攻擊,而是在赫爾鬆地區誤踩俄軍自己埋設的地雷,纔會當場被炸死。

俄羅斯反腐敗頻道 VChK-OGPU 在Telegram認同這項言論並表示,俄國官員尚未確定正式死因,但是未來可能會將札瓦斯基的死亡歸咎於來自烏克蘭的砲擊。

台股下跌93點 三大法人賣超164億元

札瓦斯基是迄今爲止俄羅斯當局確認的第7名喪命於俄烏戰爭的將領,其餘還有5人被外界認爲同樣殉職於俄烏戰爭,但莫斯科當局並未做出迴應。

第五人格/我又衝向你啦! 最美監管者「紅蝶」攻略指南

援烏資金即將耗盡:美國、歐盟預算案皆卡關,烏克蘭軍費斷流?

援烏資金即將耗盡:美國、歐盟預算案皆卡關,烏克蘭軍費斷流?

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地區,一名烏克蘭軍人在聯合部隊行動演習中發射NLAW反坦克武器。 圖/美聯社

中时社论》不要沾沾自喜于川普反中友台

【2023. 12. 5 美國】

援烏資金即將耗盡:美國、歐盟預算案皆卡關,烏克蘭軍費斷流?

这个王妃性别男

「再不通過新預算,就沒錢軍援烏克蘭了…。」美國國會仍就預算案而陷入兩黨僵持,其中烏克蘭前景愈加風雨飄搖——烏克蘭仍高度仰賴西方盟國支持,以抵抗俄羅斯侵略,但美國政府的1,016億美元援外預算遲遲未獲批准。白宮警告,目前的援烏預算即將在2023年底耗盡,屆時若新的預算無法撥款,則美國便無法提供烏克蘭新的武器和經濟援助,可能造成的影響除戰場失利,也包括烏克蘭經濟崩潰的風險;雪上加霜的是,歐盟500億歐元的援烏預算也同樣卡關,在美國兩黨對峙、和歐盟內部分歧之下,烏克蘭在外交戰場陷入嚴峻的「生死存亡時刻」。

美國白宮預算主任楊(Shalanda Young)12月4日致信參衆兩院指出,美國援助烏克蘭預算即將在2023年年底耗盡,屆時若國會仍未能批准新的預算,則烏克蘭戰場將在缺乏武器和資金下受挫。

▌延伸閱讀:〈美國國會通過臨時預算:政府躲過關門危機,但援烏資金被剔除〉

鑑於2024年度的美國政府預算依然卡關,包括援烏預算在內的款項同樣捉襟見肘,白宮所要求的1,016億美元外交政策緊急資金(軍援對象包括烏克蘭、以色列及印太)也因民主、共和兩黨的分歧而陷入僵局,楊在公開信中寫道:

2024年度的美國政府預算依然卡關,包括援烏預算在內的款項同樣捉襟見肘。 圖/歐新社

【西苑虐生3】带到隔壁班羞辱 开粉丝页叫他「勃起的小鸡鸡」

訓練中的烏軍第43機械化旅。 圖/法新社

美國的援烏預算中,除了軍費之外,也包括支撐烏克蘭經濟的資金,爲的是防止烏克蘭國家經濟在戰爭中崩潰——楊指出:「如果烏克蘭經濟崩潰,他們將完全無法繼續戰鬥。」

賴清德再提桃竹苗大矽谷計畫 要找土地擴張科學園區

然而在國會山莊內的現況是,民主黨與共和黨議員仍然僵持不下,共和黨反對援助烏克蘭的態度愈發強硬;共和黨的關注焦點仍是美墨邊境的移民管制政策,即使美國國會正在試圖談判,達成涵括援烏預算和移民、庇護程序資金在內的兩黨協議,但是談判的腳步卻相當蹣跚。

无限树图
无名的星群

即使是支持援助烏克蘭的共和黨人,也不同意以如此巨大規模的預算傾注烏克蘭,而共和黨嚴厲的管制移民要求,則難以讓民主黨妥協讓步——《金融時報》指出,共和黨提出的政策建議包括在美國軍事基地設立非法移民拘留營,以及延長居留未成年非法移民的時間。

談判主要是在民主黨佔優勢席次的參議院進行,但在共和黨居多數的衆議院,衆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同樣對援烏抱持懷疑立場,他在會議上表明:「拜登政府未能實質解決國會提出的任何合理擔憂,也就是援助計劃中缺乏針對烏克蘭的明確策略、解決衝突的途徑或充分確保對美國納稅人負責的部分。 」

即使楊在公開信中強調,雖然世界各地的民主陣營盟友,在美國主導下都對烏克蘭採取援助行動,但美國的支持仍然至關重要;她警告,若是任由援烏預算耗盡,切斷了美國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則烏克蘭將在戰場上受到壓制、至今已經取得的戰果將面臨風險,俄羅斯取勝的機會也將隨之提高,兩黨卻仍然難以尋得共識,談判甚至一度破裂,本週預計恢復協商,並於12月6日測試表決。

此前,美國國會已經撥款1,110億美元用於支援烏克蘭,其中包括670美元軍事採購資金、270億美元的經濟民生援助,還有100億美元的人道救援;楊指出,這些資金在11月中旬的時候,已經用到僅餘3%軍事預算。

互盛首季财报出炉 每股赚0.63元

2023年11月30日,烏克蘭軍人在基輔附近展示ZU-23-2高射砲。 圖/歐新社

2023年12月1日,第43機械化旅的烏克蘭軍人在哈爾科夫地區的一處秘密地點參加軍事訓練。 圖/法新社

另一方面,共和黨對援助烏克蘭心存疑慮,對以色列態度卻不同,在援烏預算僵持的11月上旬時,衆議院爲支援以色列,通過了近145億美元的獨立軍事援助預算,而這筆預算的財政來源是來自削減地方政府支出。民主黨政府希望通過的1,016億美元緊急資金中,也包括援助以色列的部分,包括總統拜登在內的民主黨人對共和黨的做法相當不滿,除民主黨指出該預算案無法於參議院通過外,白宮矢言也否決該案,指出當中缺乏人道救援的資金,並表示衆議長強生這番做法「未能滿足當前的急迫性,並將開啓一個危險的先例。」

除了美國國會的僵持之外,烏克蘭還面臨另一個嚴峻的財政挑戰,就是歐盟希望援助烏克蘭的500億歐元預算同樣卡關——歐盟將於12月14日、15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但成員國卻還未就包含500億歐元援烏資金在內的聯合預算案達成共識,產生分歧的原因在於荷蘭與德國情勢改變;荷蘭11月大選由極右翼政黨取勝,而德國法院近期裁決限制政府借貸,因此這兩個國家的對外預算政策方針都產生改變。

此外,在歐盟內部右翼色彩強烈的匈牙利,除反對500億援烏計劃外,也矢言要否決啓動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談判,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公開表示烏克蘭入歐「違背了幾個成員國的利益」,認爲要多年之後才能實現烏克蘭入歐。

高雄肥鳥飛到雜糧店大啖霸王餐引萬人朝聖 害大方老闆恐吞6萬元罰單

由於憂慮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動搖,烏克蘭副總理斯特凡尼西納(Olha Stefanishyna)先前在歐盟峰會,便描述爲烏克蘭正處「生死存亡時刻」,指出美國、歐洲援助計劃的不確定性,使烏克蘭的「宏觀金融穩定」面臨風險。

歐盟聯合預算中,針對烏克蘭的援助計劃,包括170億歐元贈款和330億歐元貸款,預計要讓烏克蘭至少在2027年前都保持償付能力,另外聯合預算內其他部分,則有150億歐元的移民資金、100億歐元戰略技術投資、190億歐元償付借款利息的資金。

休闲之路

台东凤梨释迦重新输陆 赖坤成担心这两点

歐盟內部各國情勢和新一年度財政計劃各異,加上美國國會的兩黨對抗白熱化,援助烏克蘭的預算也就充滿不確定性,從而使烏克蘭、烏俄戰爭在2024年的演變,更加詭譎多變。

2023年11月8日,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在前線城鎮阿夫迪夫卡(Avdiivka)向俄羅斯軍隊發射迫擊砲。 圖/路透社

加薩地道網錯綜複雜!傳以色列考慮「抽海水灌入」逼出哈瑪斯

加薩地道網錯綜複雜!傳以色列考慮「抽海水灌入」逼出哈瑪斯

傳以色列有意直接用海水灌入加薩地道,藉此逼出地道內躲藏的哈瑪斯武裝份子。美聯社

00713配息0.84元…小資存股集中一檔還分散? 專家「這兩檔」搭月配:其實差別不大

超级合成系统 小说
美食的俘虏(番外)
钓上一只花美男

以色列國防軍持續在加薩地區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交戰,面對加薩錯綜複雜的地道系統,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官員說法,指以色列有意直接用海水灌入加薩地道,藉此逼出地道內躲藏的哈瑪斯武裝份子。

報導指出,美國官員表示,以軍11月在加薩市一處難民營附近安裝5個大型抽水機,每小時能抽出數千立方公尺的海水,將海水灌入地道後,花費數週即可淹沒加薩地道。官員表示,以方上個月曾將該計劃告知美國,目前還沒決定是否實施。

拜登政府對以色列「灌海水」戰術的內部意見並不一致,有部份官員支持以色列摧毀地道的決心,有些官員擔憂,若地道中的海水或有害物質滲入加薩的土壤中,有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損害。

另一名熟悉此消息的知情人士表示,沒有人知道地道與周遭地面的細節狀況,無法確定是否能成功。知情人士也坦言,加薩地道有些地方從來沒人去過,以方也不清楚在灌入海水後要如何排水。

延伸閱讀

证券F4董总薪资 比院长级高

COP28觀察/氣候變遷對島國帶來雙重考驗:旅遊業與糧食安全受影響

御天至尊

黄莉雅认养21年 乐当家扶妈

研究:全球升溫恐7年內超過攝氏1.5度門檻

研究:全球升溫恐7年內超過攝氏1.5度門檻

在杜拜舉行的COP28上,各國代表就化石燃料的未來論辯。然而對各方就逐步淘汰溫室氣體大宗的碳密集型能源達成協議,碳排大國卻持破局心態。 路透

科學家今天警告,隨化石燃料帶來的碳排持續增加,全球暖化可能在7年內跨越關鍵的攝氏1.5度門檻,敦促參加氣候峰會的各國即刻應對燃煤、石油、天然氣造成的污染。

全球近200國於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同意致力降低暖化,讓本世紀結束前的氣溫增幅相較工業化前不超過攝氏2度,力求壓在1.5度以內,因而有所謂2度或1.5度「氣候目標」。

法新社報導,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上,各國代表就化石燃料的未來論辯。然而對各方就逐步淘汰溫室氣體大宗的碳密集型能源達成協議,碳排大國卻持破局心態。

神級透視 不醉

亚锦赛》中华队何时回大巨蛋?各队剩余赛程、球场一览

根據一個氣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聯盟每年發佈一次的「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評估顯示,化石燃料帶來的二氧化碳污染,去年上升1.1%,中國和印度的排放量激增,目前是全球第1、第3大排放國。

鬼 醫 鳳 九
俺哥来自深山

報告估計,有50%可能性在2030年左右全球的升溫幅度就會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報告也點出暖化來自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不確定性。

寻秦记 小说

貓咪怕看醫生有科學根據!專家分析「白袍症候群」喵星人其實跟人類一樣

報告的首席作者弗裡德林斯坦(PierreFriedlingstein)說:「這變得越來越緊急。從目前情況到升溫至1.5度門檻的時間正大幅縮短,爲能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度以內或上下,必須即刻行動。」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指出,隨世界各地頂尖科學家向聯合國提出研究,幾可確認巴黎氣候協定目標沒法實現已成公開秘密。

找涉毒网红「TOYZ」任电竞活动颁奖人 蓝委痛批政府:低级错误

達成攝氏1.5度目標是本屆COP28氣候大會各國的共識,然而科學家越來越確定世界可能在10年內就會突破這道門檻,而非巴黎協定所設的本世紀結束。目前全球均溫已經上升攝氏1.1至1.3度。

永恆 天堂

氣候科學組織「未來地球」(Future Earth)、「地球聯盟」(Earth League)及「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自2017年起每年協同發表研究報告,他們在3日提出今年的報告指出,許多國家將無法達成將升溫限制在1.5度。若世人繼續按當前的碳排速率,恐6年左右全球升溫就會達到1.5度。

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報導,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COP28氣候大會受訪時直言,世界恐無法實現巴黎氣候協定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目標。

他說:「我們有幸已取得足夠進展能免於升溫4度這類極端情況,卻不幸很可能沒法達成2度目標,因此調整因應是優先要務。」

網上辱罵法官助理遭禁言 川普抗告被駁

網上辱罵法官助理遭禁言 川普抗告被駁

美國前總統川普因網上侮辱法官助理遭法官禁言,川普不服提起抗告,上訴法院今天將抗告駁回。路透

武道神尊 神御

美國前總統川普因網上侮辱法官助理遭法官禁言,川普不服提起抗告,上訴法院今天將抗告駁回,維持有限度禁言,以在川普紐約民事詐欺案審判期間保護法院職員。

法新社報導,法官恩格隆(Arthur Engoron)10月3日對川普祭出禁言令,理由是川普在個人社羣平臺Truth Social發文侮辱他的法官高級助理。

工商團體面試 賴清德:完全接受大陸主張不可能帶來和平

川普的律師團以禁言令侵犯川普的言論自由權提起抗告,禁言令因而暫緩執行以待審理。

奶爸的快樂時光 歌莉

上訴法院合議庭今天駁回抗告,禁言令恢復效力。

前辈,好吃吗?

法院裁定裡寫道:「法官和他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收到數以百計的騷擾和威脅電話、語音郵件和電子郵件」,當中還不乏反猶訊息。

裁定指出,這名遭川普辱罵殃及的法官助理,個人詳細資料已被泄露,包括她的電話號碼,讓她每天接到20至30通電話。

恩格隆先前已兩度對違反禁言令的川普開罰共計1萬5000美元。

《通网股》营运曙光乍现?宏达电副总裁:明年VR、智慧机拚更好

川普和兩個兒子在紐約被控浮報房地產價值,以獲取更優惠的銀行貸款和保險條件。川普11月6日曾出庭作證,預計12月11日將再次坐上證人席。

川普的律師基斯(Christopher Kise)在發給美國媒體的聲明中說,今天恢復禁言令的裁定「就法治而言是不幸的一天」。

工商團體面試 賴清德:完全接受大陸主張不可能帶來和平

瘟疫辭典:「 Pandemic」與「Epidemic」的防疫差別?

瘟疫辭典:「 Pandemic」與「Epidemic」的防疫差別?

要達到什麼程度,纔算「全球大流行」(Pandemic)?圖爲西班牙加那利羣島上,被隔離的遊客。 圖/路透社

「疫情即將進入『全球大流行』?」武漢肺炎全球的累計病例早已突破8萬大關,隨着亞洲的南韓、歐洲的義大利、中東的伊朗疫情急遽爆發,國際公衛學界紛紛爭論當前是否進入了「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嚴峻階段?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塞德日前極力否認表示:疫情「絕對有潛力」發展成全球大流行,但目前尚未達到規模——然而要達到什麼程度,纔算是「全球大流行」?與「疫情流行」(epidemic)的差別是什麼?如若真的進入全球大流行,下一階段的防疫準備又是什麼?

針對傳染疾病,國際公衛組織、政府機構、媒體大衆所稱的「疫情流行」(epidemic),一般普遍指的是:在某一地區、某一人口羣體,超乎預期爆發的疾病疫情,比如2019新型冠狀病毒原爆點的中國疫情。

环梦

但在過去一週,中國境外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卻大爲暴增,引發國際疫情對於升級至「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爭論。

根據各國截至3月1日的官方數據,義大利至少累計確診1,128例29死、南韓3,736例20死、伊朗978例54死。這3個分別分佈於歐洲、亞洲、中東的國家病例急遽增加,加上其他疫情同樣慘重的日本、新加坡等國,橫跨地理幅員的病毒擴散路徑,讓國際公衛學界唯恐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

中國境外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大暴增,引發了國際疫情升級至「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爭論。圖爲伊朗防疫。 圖/法新社

從字源字根來看,「pandemic」源於希臘詞彙「pandemos」。前綴的「pan-」有着全、泛的意思(比如泛神論的「pantheism」、全景的「panorama」);後綴的「demos」,則是人民、人口之意——「pandemic」在公衛術語上也被解釋爲「全世界人口暴露於感染風險,大量人口染病」的意思。

影音/破解冰箱收納常見5QA!選對收納盒,分層分格取用超方便

根據WHO,「全球大流行」是指:某一種人類尚無法免疫的新型傳播疾病,於某一時期同時在全世界以超乎預期之外的速度與尺度流行。相較於「疫情流行」的疫情嚴重程度,全球大流行更關鍵的衡量指標,在於疫情是否橫跨地理限制、流行於世界多國。而這也是在義大利與伊朗疫情連環爆之後,全球大流行的相關國際討論紛紛出籠的主因。

在過去,被WHO宣佈、或歷史公認爲「全球大流行」的流行病有:14世紀的黑死病、19世紀末的天花、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1981年的愛滋病毒,最近一次則爲2009年俗稱「豬流感」的H1N1疫情。

台北羽賽/「楊肉盧」先盛後衰 不敵大馬組合無緣本季首冠

然而多少確診病例、多少國淪爲疫區,才足以構成「全球大流行」?WHO或國際之間,其實並沒有共通的精準數字門檻,定義也十分廣泛籠統,不同機構的解釋都可能有所差異。比方2003年的SARS,雖然疫情衝擊了26個國家,但全球8,000多起的確診感染與774起的死亡病例相對不高,並且疫情衝擊主要封鎖於中國、香港、臺灣、新加坡,因此當時並未被WHO宣佈爲「全球大流行」。

被WHO認定、或歷史公認爲全球大流行的流行病有:14世紀的黑死病、19世紀末的天花、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1981年的愛滋病毒,最近一次則爲2009年俗稱「豬流感」的H1N1疫情。圖爲黑死病的繪畫描述。 圖/維基共享

那麼,「全球大流行」該如何衡量判定呢?WHO顧問的防疫專家麥克羅斯(Prof Mary-Louise McLaws)表示,由於定義模糊,認定「全球大流行」的最終決定權其實還是握在WHO手上。

妈咪来袭,天才萌宝酷爹地

「病毒絕對有潛力發展成『全球大流行』。」WHO秘書長譚塞德(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24日的記者會上強調,「但當前並未發生疫情在全球失控傳播的狀況,使用『全球大流行』並不與事實相符。」

WHO解釋,從局部性的「疫情流行」到全球性的「全球大流行」,「需要根據病毒學、流行病學、臨牀數據來進行全球風險評估」,但當前肺炎疫情尚未出現「持續且密集的社區傳播」,也還未造成大規模傷亡——中國14億人口中,本地病例尚未突破8萬;全世界75億人口中,則僅有3,000多例死亡。

譚塞德表示,「使用『全球大流行』一詞不符合當前事實,但卻必定會造成恐慌;不應在缺乏小心且謹慎的事實分析下,冒然急躁地宣佈。」

直送急诊?三宝女骑士医院前撞喷行人 全场骂翻:罚6000不冤

譚塞德表示,「使用『全球大流行』一詞不符合當前事實,但卻必定會造成恐慌;不應在缺乏小心且謹慎的事實分析下,冒然急躁地宣佈。」圖爲南韓首爾一間教會的防疫消毒。 圖/法新社

WHO對於「全球大流行」的低調態度,很大程度受到2009年豬流感事件的衝擊。2009年6月11日,WHO針對H1N1病毒疫情宣佈進入6級警示系統中最高級的「全球大流行」。雖然當時H1N1病毒確實肆虐多國,全球至少十餘萬死,但最終事後檢討卻也認爲疫情其實相對溫和,多數病患能治癒出院,部分輿論因此批評WHO過於躁進,不只造成大衆恐慌,也導致各國政府反應過度,購買過多疫苗等防疫物資。

飽受抨擊壓力的WHO,之後在2013年取消了原本的6級分級制度,因此就正式程序來說,當前的WHO其實已無「全球大流行」此一分類警示;如果疫情真的全球爆發,應也只會在口語甚至行文上做調整,並不會正式頒佈警示。而早在1月31日,WHO已經針對中國疫情發佈的「國際公衛關注事件」(PHEIC),則是該組織框架中,依據《國際衛生條例》(IHR)向國際發佈、要求關注的最高警告。

然而,WHO對於「全球大流行」的態度,卻在學界引發了不同的爭議看法。許多學者認爲,當前的確尚未進入「全球大流行」階段,但在義大利、伊朗的破口出現後,顯示病毒早在不知不覺中侵入歐洲與中東地區——像是黎巴嫩、阿富汗、伊拉克等國的多起病例,就與伊朗密切相關——接下來多國預料可能會陸續進入潛伏期後的大量發病、本地人傳人階段,難保不會在數週之內引爆全球大流行。

「病毒在世界各地的傳播,已經跟中國的連結顯得越來越弱。」包含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SHTM)的惠特沃斯教授(Prof Jimmy Whitworth)在內,甚至有部分科學家主張「當前已進入全球大流行的早期階段」。

北一女乐仪旗队街头「快闪表演」宣传校庆 橘色恶魔将入校表演

「病毒在世界各地的傳播,已經跟中國的連結顯得越來越弱。」圖爲示意圖。 圖/電影《全境擴散》

柯文哲爆2亿美元当副手 连胜文酸:说者信口开河、信者欠缺常识

但如果WHO最終認定新型冠狀病毒進入「全球大流行」,各國下一階段的防疫重點是什麼呢?

我真的只是村長 葫蘆村人

由於WHO已表示:「全球大流行」不再屬於官方的分級制度,不會就此發佈正式警示。因此口頭上的等級認定,並不會爲WHO帶來更多的防疫資金或控管權力。澳洲格里菲斯大學的專家則呼籲:國際衛生組織與各國政府應該做好的防疫準備,是確保醫療系統足以應付大量涌入的病患、確保充足的抗病毒藥物,更爲積極地落實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避免大型集會等。

此外,不只公衛條件較差的國家,必將受到疫情實質衝擊,甚至可能癱瘓國家醫療系統;對於醫療條件良好的國家來說,在心理層面上也必須加倍努力宣導,才能讓人民從「防疫無感」認知到「抗疫備戰」的緊急重要性。

根據WHO專家團隊日前公開的病毒傳播研究報告,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若依照目前態勢持續延燒,最終亦有可能導致全世界數十億人、甚至全球3分之2人口感染的後果。然而在當前感染源、確切死亡率、實際潛伏期、期間病毒傳播能力等資訊,都還不明的狀況下,疫情會否像SARS一樣,隨着春天來臨而逐漸遠去?抑或轉變成季節性、類似流感的傳染疾病?這波肆虐瘟疫會演變到什麼局面,目前依然難以論定。

疫情會否像SARS一樣,隨着春天的來臨而逐漸遠去?或是轉變成季節性、類似流感的傳染疾病?這波肆虐瘟疫會演變到什麼局面?依然難以論定。圖爲電影示意圖。 圖/電影《28天毀滅倒數》

蕭美琴國籍爭議 學者:華僑護照仍是中華民國護照 不影響參選資格

菲律賓7.6強震影片曝! 居民打赤膊夜逃街頭避難

菲律賓7.6強震影片曝! 居民打赤膊夜逃街頭避難

記者張靖榕/綜合外電報導

菲律賓南部2日晚間發生強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數據,規模達到7.6。菲律賓當局警告可能發生「毀滅性海嘯」,呼籲沿海民衆儘快撤離,臺灣與日本一度發佈海嘯警報/注意報,最新消息指出日本伊豆羣島及九州等地區已觀測到海嘯,太平洋海嘯中心也解除環太平洋地區海嘯警報。影片顯示,地震發生當時搖晃程度之劇烈,到處是驚叫聲,人們紛紛跑至街上避難。

▼菲律賓發生規模7.6地震。(圖/路透)

月紅夜花

菲律賓民答那峨島於臺灣時間2日晚間10時37分發生規模7.6地震,在社羣平臺流傳的影片顯示,高樓搖晃程度之大,浴缸內的泡澡水大量濺出;另一段影片中一名男子則是不顧上身打赤膊,趕緊關燈逃出家門;街上攤販小站的2名店員也因爲害怕,直接從櫃檯爬出逃生;還有一段影片可見大批民衆在街頭狂奔,試圖遠離任何可能倒塌的建築物。

People evacuating to higher grounds amidst warning of Tsunami issued for Japan and Philippines. More than 10 aftershocks have rocked Philippines after a strong 7.8 earthquake.#Philippines #earthquake #EarthquakePH pic.twitter.com/IWL2jmCFw3

My body is literally shaking right now. Lahat ng tao sa condo nagsigawan which is nakadagdag pa sa panic ko. Im alone and no one else to talk to. Both of my partners has their own agenda tonight. #EarthquakePH pic.twitter.com/7QoS7vJshT

▼菲律賓強震,海嘯對臺灣影響較小,但沿海仍需注意海浪涌升。(圖/氣象署提供)

美國地質調查所數據顯示,地震發生在民答那峨島南蘇瑞高省(Surigao Del Sur Province)希納特萬(Hinatuan)東北方約21公里處,震源深度32公里,屬於淺層地震。

菲律賓火山暨地震研究所(Phivolcs)在社羣媒體X(前身推特)表示,「預計會發生毀滅性海嘯,以及危及生命的浪高。」在後續更新中,過去7個多小時內已發生數十起餘震,當中至少3起超過規模5。

▼民衆避難。(圖/路透)

我國中央氣象署今(3日)凌晨發佈海嘯警告,指出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於凌晨0時46分開始影響臺灣,但預估潮位低於0.3尺,提醒沿海地區民衆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注意海浪突然涌升所造成的危害。氣象署今晨已解除海嘯警報。

风华医疗集团拓点桃园 公益回馈在地乐活育幼院

Visuals of second earthquake of magnitude 7.5 in Philippines. Panic surrounds whole country amidst strong aftershocks. #EarthquakePH #earthquake #Philippines pic.twitter.com/zhbUYuoDra

日本氣象廳也發佈海嘯注意警報,對千葉縣內房、伊豆諸島、小笠原諸島、靜岡縣、愛知縣外海、三重縣南部 、和歌山縣、徳島縣、高知縣、宮崎縣 、鹿兒島縣東部、宮古島.八重山地方發出示警。

力麒郭淑珍改造基隆古迹 郭铨庆低调现身挺妹妹

日媒《NHK》今晨報導,日本南部伊豆羣島的八丈島已觀測到40公分高的海嘯,受到波及的還有太平洋沿岸的九州至關東和奄美羣島地區,「若發佈海嘯警報,請遠離海岸與河口,不要靠近。」此外,部分地區已解除海嘯注意報。

彰基127周年院庆运动会!院长陈穆宽抽奖加码300万员工嗨翻

年仅14岁!《无人岛DIVA》文佑镇爆发戏吸睛 竟是《金秘书》童年英俊

嗆聲川普 好萊塢羣星齊推文「計算每張票」

嗆聲川普 好萊塢羣星齊推文「計算每張票」
债妻倾岚 小说

隨着拜登喊出計算每張選票,一時間各地民衆紛紛高舉此一標語。(圖/路透社)

网游之最强生活玩家 小说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隨着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喊出「在計算完每一張選票前,選舉都不算結束,每張選票都要算入」,好萊塢羣星紛紛響應,在各個社羣媒體紛紛標籤「計算每張票」,也突顯出對川普接連「崩潰」推文「停止計票」的不滿。

相較於川普在推特上一再發「別再計票」的推文,「慾望師奶」伊娃隆格莉亞則大談民主與投票的關係,「領導人是民衆所選。這意味着真正的民主如果要能運作,每張選票都要算數。保持冷靜並持續計票」,並標籤「#每張選票都算數」(#everyvotecount)、「#計算每張選票」(#counteveryvote)與「#捍衛選舉」(#electionprotection)。

亲爱的兄弟们

曾獲艾美獎的歌手戴博拉梅西也響應,「川普怎麼想、感受如何或怎麼說並不正確。法律就是規定每張選票都要計算。這就是民主。昨晚川普高呼停止威斯康辛的計票,今天又喊着重新計票,究竟哪個對?」

艾希頓庫奇也在推文表示,「民主最重要」,還留下自己帥照與「保持冷靜與計票」。喜劇演員莎拉席佛曼也在推特寫道,「在民主國家每張選票都該算數」。

本次大選是美國有史以來,好萊塢羣星最熱烈參與的一屆。先是先前衆豔星「裸身上陣」,呼籲選民在通訊投票時,記得將選票密封以免淪爲廢票;如今支持拜登的好萊塢羣星,紛紛在Instragram與twitter上發文響應拜登。

侯批赖不照宪法做 最让人民惧怕

万物有情 字字生机 时报文学奖得奖者揭晓

国巨启动库藏股 拟买回5,500张

小 田園